党的二十大报告把“坚持发扬斗争精神”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,强调要“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”“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”,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干部队伍建设,指明了方向,提供了遵循。
发扬斗争精神,增强斗争本领,要站稳人民立场,把准斗争方向。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、有立场、有原则的,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。凡是人民反对的,必须斗争,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,坚决斗争,凡是阻碍我国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,果断斗争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用红色基因传承固本培元,在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环境中时刻保持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的定力,在各种斗争考验面前不犯糊涂、不乱阵脚,练就“风雨不动安如山”的理想信念和“我以我血荐轩辕”的斗争底气,坚决做到在各种重大风险考验面前头脑特别清醒、立场特别坚定,坚决做到将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转化为对党忠诚、为党分忧、为党尽职、为民造福的政治责任担当。
发扬斗争精神,增强斗争本领,要投身基层一线,积累斗争经验。斗争精神、斗争本领,不是与生俱来的,年轻干部唯有在斗争中学会斗争,才能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。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我们要投身基层一线,多捧几个“烫手山芋”,多当几回“热锅上的蚂蚁”,多经历几场“风吹浪打”,才能增强斗争本领、积累斗争经验。要聚焦高质量发展,围绕服务中心大局,把课堂放到急难险重任务攻坚战最前沿,把乡村振兴、森林草原防灭火、防汛减灾等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干部、提升干部斗争本领养成的必经之路,使干部在复杂严峻的斗争实践中经风雨、见世面、壮筋骨,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,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冲锋,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担当,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,在斗争中不断成长提高。
发扬斗争精神,增强斗争本领,要坚持容错导向,营造良好生态。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,在纪法尺度允许范围内,对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、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,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,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,区别对待,宽容处理。对那些“干事”中“误事”、“为公”非“为私”的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予以“保护”,对敢闯敢试、改革创新、干事创业者予以“呵护”。既充分考虑历史原因、客观因素,不偏袒、不护短、不徇私情,也做到严有标准、宽有尺度,刚柔并济、宽严相济。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、敢于负责、敢于较真碰硬的同志撑腰鼓劲,形成奋力闯、大胆创、扎实干的良好政治生态,让“有为者有位,无为者让位”,真正形成“创业者、绩优者上,守摊者、绩平者下”的局面。(普格县委组织部 蒋勇)


